2024-11-30江苏美术家网 阅读:0 |
编者按:11月1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旅厅、江苏省文联共同主办的“翰墨华章——2024•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在南京开幕。展览用笔墨寄情祖国的辉煌成就,展出100件入展作品,其中包括典藏作品10件、收藏作品10件,体现美术工作者们以翰墨丹青为媒,以时代生活为介,厚植文化根基,描绘山河壮丽,岁月峥嵘。展览期间,省评协联合省书画院邀请美术家、评论家深入文艺现场,撰写评论文章。也欢迎广大美术、评论爱好者观展、来稿。 笔墨蕴深情 多元绘时代 ——浅析“翰墨华章:2024·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 文 | 程万里 2024年11月1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书画院联合承办的“翰墨华章——2024·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于古城南京拉开帷幕。作为国内美术展览品牌盛会,自2005年创办以来,“百家金陵”画展以其鲜明主题、多样形式、时代气息,推出众多映现时代、富含特色的精品力作。此次画展不仅是当前中国画创新风貌的集中展示,更呈现出国画家们关注生活、服务社会、细心匠作的艺术理念,凸显了中国画在时代语境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
卢万华广东每天的故事230cm×190cm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本次展览立足时代,在题材内容上贴近生活,彰显时代发展变化,在审美意趣上植根于中华文化传统,彰显民族文化自信。映现时代、塑造形象、彰显文化,不仅仅是题材形式的变化,而主要指在精神内涵上的整合与统一,可以看作为感知接受的视觉体系中的一个完整而独立的概念。视觉形象在“形”层面的差异取决于“形”背后“质”的不同,而这种“质”又关涉到思维习惯、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从视觉形象为出发点,进而从“物”推及到“人”的考察。这是一个“建构”和“解构”矛盾的辩证发展的过程,它不是一种结果和现象,而是过程中“直指人心”的审美体验和功用上契合需要的满足。随着祖国的强大,民族文化自信的构建与传播,可以发现描绘大国风范的社会情景与自然景象的画面构成都传递着创作者内心的喜悦与自信,讲述自我眼中自豪的“中国故事”。“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它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例如,卢万华的《每天的故事》聚焦城市环卫工人的日常工作,通过细腻的工笔画技法,将环卫工人默默奉献的身影表现得生动感人,唤起了观众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关怀。源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反映出画家所具有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是新时代艺术家对人民深切关注与真挚情感的具象化表达。
陈亮宇湖北午后220cm×180cm 中国画是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以“气韵”为准绳,不仅追求着视觉空间的物化形态,更追求着精神层面的审美关照,去承载着独有的文化场域内的秩序与和谐。事实上,艺术家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道事艺”,而不是“以技事艺”。以“道”的精神去统摄表达技艺,超越纯粹的技术层面,“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用心灵的眼睛来体验时间的延伸,从上而下,由近而远地感知空间的存在,即所谓的“澄怀味象”或“澄怀观道”。可以看到,画展中的国画家们在创作中塑造的各类形象并非简单地对自然物象的还原,而是在时代背景下将传统文化体系和时代文化主题各类元素衍化为视觉符号。由此可见,“翰墨华章”展览不仅仅是创作主体的自我艺术升华与表现,也是对新时代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使命给予的思考与引导。其中“真实性”占据了最为主要的位置,有了“真实性”的依据,在向“绘画性”转变之时,由于表现手段有所变化,内容与形式都呈现出新的解释维度,但其象征性与指向性依然“真实”存在,这也是画展的“形象”为什么能够打动人,因为其所展示的形象有血有肉,仿若是身边的那个人,真实、可信、可爱、温暖,从而构建出在生活经验中激起的能够产生内在情感共鸣的高度,引导观者去感受画面之下深藏的内涵与意义。如陈亮宇的《午后》,通过对居家生活这一日常切面的描绘,巧妙地折射出当代社会的和谐安定。画展中的诸多作品凭借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诗意呈现,丰富了当代中国画的艺术内涵,在促进艺术与社会相互交融、艺术家与观众心灵共鸣等方面贡献了独特力量。黄勇的《清秋月影》则通过描绘江汉平原的秋夜水塘景色,抒发了浓厚的乡愁与自然情怀。参展艺术家通过精湛的技艺,将自然之象转化为艺术之象,使观者在画作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韵味,体会人与自然共生的独特意境。对于造型而言,美观和愉悦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之一,但通过观看、理解、重构的在场方式——与现实事物的映射去探寻那些不在场的“价值”或“存在”的理由,甚至涉及更广泛的主题和意蕴,才是最终目标。与之相契合,展览的目的,就是完成艺术完整过程,从创作到接受。观者的接受过程就是对绘画作品的再创造过程,也是绘画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翰墨华章”展览不仅是对观众的献礼,也是呼应时代审美的需求,力图实现观者在视觉与心灵层面的双向收获。“绘画艺术始终与人民群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绘画艺术发展的根本方向。”
黄勇湖北清秋月影220cm×190cm 概言之,“翰墨华章——2024·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借由人民性、社会性、自然性与多元性的多维呈现,昭显出中国美术家对祖国及人民的拳拳深情,展现出他们艺术创作的创新精神与卓异才华。此画展宛如一幅在新时代广袤大地上徐徐铺展的丹青长卷,铭刻着时代的更迭与发展轨迹,绘就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寻。它既有力推动了中国当代美术事业的繁荣,又为观者呈上一场难能可贵的艺术盛宴,带来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恰如古人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此次画展于诗意笔墨的纵横间,蕴含着动人心魄之力,引领观者于艺术中品咂人生况味,于美的沉醉里体悟时代脉搏。 作者简介 程万里,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洁) |